→ 中海

族的岁除食各地少数民俗

2025-07-04 07:26:21 . 阅读: 6浏览
简介 :     我国最盛大最盛大的各地节日要数新年 ,最丰美可口的少数俗家宴便是岁除夜的团圆饭 。这顿饭 ,民族不像5月端午和8月中秋那样,除食既有举国同一的各地传统食物 ,又有各地区、少数俗各民族。民族    我国最盛大最盛大的除食节日要数新年 ,最丰美可口的各地家宴便是岁除夜的团圆饭。这顿饭,少数俗不像5月端午和8月中秋那样,民族既有举国同一的除食传统食物 ,又有各地区  、各地各民族依据本地区 、少数俗本民族代代相沿的民族食俗好菜 。我国少数民族喜度新春佳节的传统食俗就更有特征了。

    自古繁衍生息在塞外大草原上的蒙古族,把阴历新年称为“白节”,把正月叫做“白月” 。岁除之夜 ,一家人围坐在火炉边  ,向老一辈敬献“辞岁酒”,饱餐烤羊腿和水饺  。

    满族人喜度佳节的传统食物是用糯米粉或面粉制成的饺子 、火烧和豆包等。岁除夜晚的风俗与汉族类似,一家人聚会吃年夜饭,传统年菜是喷香可口的血肠、煮白肉和别具风味的酸菜氽白肉以及标志着吉庆有余的鱼类等 。宴毕,百口聚在炕桌边包饺子“守岁”,至深夜12点“子时”往后寝息 。

    在四季如春的西双版纳一带寓居的傣族,有自己的傣历年 ,但也和全国公民相同欢庆被他们称之为“嫩西节”的新年  。传统的吃食除了糯米糌粑外,还有在糯米中拌入红糖,参加“咯素”的花,再以芭蕉叶包成若干小包蒸熟的“毫咯素”和另一种称为“毫火”的食物  。

    云南拉祜族的风俗是在岁除制造糯米粑粑时 ,有必要做一对大的粑粑 ,标志太阳和月亮,再做若干小的粑粑,代表天空中的繁星。意图是期望来年风调雨顺,五谷丰登。

    广西壮族的岁除夜宴一般是吃白斩鸡 、酿豆腐等菜肴和年糕、粉糕 、粽子 、荷花包饭等。此外,家家还在岁除把一些米饭留到年头再吃 ,称之为“压年饭”,标志家有余粮。

    寓居在湖南西北山区的土家族 ,一年要过两个年,即阴历的腊月29和30两天 。年前半个月左右,土家族就户户忙着杀猪、磨豆腐、打粑粑和烹制年夜饭必备的传统“坨子肉”(把猪肉斩成大块 ,拌上小米等蒸熟)以及用猪内脏、墨鱼  、海带等熬制的“合菜” ,喜度第一个年,第二天,被土家族称为“团年”,这一天 ,则家家不吃蒸饭而食烧饭,不吃猪肉而食鸡肉 。为什么连过两个年 ,而且吃不同的食物呢?传说,古时的一个新年 ,土家人正在欢庆“团年” ,不料敌人乘他们不备 ,攻击而入 。待将敌人赶开,家中的猪肉等都被敌人吃光、抢净 。家家只好杀鸡烧饭重设年宴 。从此,土家人代代相沿成习 ,借以告示子孙后代 ,紧记此事。

各地少数民族的除夕食俗

    总归,各少数民族的岁除食俗除了带有寓意外 ,首要仍是各民族丰富多采的传统食俗代表着我国公民神往锦衣玉食 、日子美好的美好愿望。

各地少数民族的除夕食俗

中海

爱读书,爱生活!

发表评论